周邊景點
- 天狗庵
- 北投公園
- 北投圖書館
- 北投溫泉博物館
- 瀧乃湯
- 北投兒童樂園
- 梅庭
- 地熱谷
- 新北投火車站
- 普濟寺
天狗庵
日本人平田源吾來台灣挖礦,腳不小心受傷,為了療養身體,打聽到北投有溫泉於是來到北投,經過沐浴療養傷勢明顯好轉。西元1896年再度造訪北投,著手開設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「天狗庵溫泉旅館」奠定北投溫泉業的基礎。如今遺址僅階梯與石柱保留下來。
北投公園
建於明治44年(西元1911年)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沿著公園兩旁溫泉業建築林立,為北投溫泉文化的中心。
北投圖書館
坐落於北投公園,屋頂為生態屋頂,設有太陽能發電。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可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,建材使用皆可回收再利用。並於2012年獲得美國網站Flavorwire.com評選為「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」之一。
北投溫泉博物館
建於西元1913年,是當時台灣最大的公共溫泉浴場。現今,該建築已被指定為台灣三級古蹟,許多情侶在這座美麗的建築前拍婚紗照。
瀧乃湯
位於北投溪二瀧旁,早期又被稱作「三仙間」是第一代溫泉浴場,從日治時期被保留,形式與氛圍與日本相仿,目前仍有在營業的溫泉浴場。
北投兒童樂園
原名「北投公共浴場附屬遊樂地」早期有一個大籠子作為動物園之用,後來改為提供來泡溫泉的人們休憩使用,雖然遊樂設施只有磨石子溜滑梯、鞦韆與老樹,但卻是在地人童年非常重要的記憶。
梅庭
建於西元1920年前,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豪華民宅,日式木構造建築風格,配備防空避難室型態的建築特色。入口處的門柱有「一代草聖一于右任」親題的「梅庭」二字,曾作為他的避暑、避壽及閉關說的別館。
地熱谷
此區域終年煙霧繚繞,水溫沸騰,凱達格蘭族相傳有一位法力高強的女巫於此作法加熱溪水,顧凱達格蘭族語中的「女巫」就成為了現在的「北投(PATAW)」。溫泉資源開始開發與利用後,地熱谷也因此變成北投地區的名勝景點。
新北投火車站
興建於西元1916年,為台鐵北淡線現存唯一車站,該鐵路是為了將旅客運往北投溫泉區而建,是台灣最早為觀光而建的鐵道,其站體採全木造榫接結構製成,屋頂雕花氣窗和3+1組合的老虎窗更是車站建築亮點。 西元1988年因北淡線停駛走入歷史,並拆遷至彰化台灣民俗村;後經輾轉努力2017/4/1在原址附近重組完成,正式對外開放參觀。
普濟寺
建於西元1905年,採用日式風格搭建,為台灣日本臨濟宗佛寺,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市定古蹟。寺中奉祀著守護溫泉區子民及各行業者的「湯守觀音」。